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聚焦文史 > 内容
盛乐古城
来源:互联网 作者:匿名 日期:2016/12/9 浏览量:45598次
字体:     
 

盛乐古城是拓跋鲜卑代政权时期的北都,座落于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上土城子村北。古城南接东西摩天岭群山,北连土默川平原,西南有宝贝河(古称金河)环绕,依山傍水,是连接关内至阴山南北的要冲之地,历代王朝在此驻兵设治,历经沧桑。

古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东西约1550米,南北约2250米,面积达439万平方米。虽经上千年风雨侵蚀,古城遗址墙体保存基本完好。墙体系用灰黄色夹有细砂的粘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1520厘米。墙体最低处留存1.2米,中段、北段最高处约达7米,并设有马面。现今,城内不同区域的轮廊仍依稀可辩。

鲜卑人原生活于兴安岭(大鲜卑山、鲜卑山)地区。汉代向南迁徙,随后向西扩展。公元3世纪中叶,鲜卑族拓跋部在首领力微的统帅下,强盛起来,拥有“控弦士马二十余万”,并迁至土默川平原。号令所至,诸部归服。拓跋力微遂在呼和浩特市南45公里的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举行了一次部落酋长祭天大会,并建都盛乐。

公元315(西晋建兴三年),拓跋猗卢自称“代王”,建立“代”政权,并以盛乐为北都,以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为南都。

公元338(东晋咸康四年),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并于公元341(东晋咸康七年)在盛乐故城南筑盛乐新城。

公元346(东晋永和二年)迁都盛乐。呼和浩特地区成为拓跋鲜卑比较稳定的政治中心。什翼犍拥有部众数十万人,统治地区主要为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西省北部。

公元386年春正月,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在呼和浩特市南部的牛川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年号为“登国”,定都盛乐。不久又改称魏王。拓跋珪四处征伐,节节胜利,扩疆拓土,征服了许多部落,势力日益强大,成为塞北的强大政权。

公元396年,拓跋珪建天子旗号,改元“皇始”。随后迁都平城,即皇帝位,改元“天兴”,成为北魏的开国皇帝大道武帝。

 盛乐城的成型

拓跋珪复兴了拓跋部之后,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离散诸部,分土定居”,解散了原有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组织,使各部牧民不再成为各部大人(酋长)的私属,而是成为北魏国家的属民,从而消除了各部上层贵族拥众称雄的分裂因素,为拓跋鲜卑从军事奴隶制部落联盟过渡到封建制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拓跋珪在保持游牧经济的同时,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盛乐地区“息众保农”、“计口授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盛乐地区经济繁荣,呈一时之盛。

盛乐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最为主要的特点是出土的遗迹、遗物所跨越的历史年代久远,历史序列也最为完整,而其所处中国北方农牧结合带这样一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又赋予其特殊历史意义。

盛乐古城位于和林县盛乐园区,紧邻209国道。是国家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魏初年建都于此,名盛乐,唐代时设单于大都护府。此前曾在这个古城及其周边墓葬区考古发现战国至元明各个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因此它被认为是内蒙古地区面积较大、保存较好、跨越历史年代最长的古城遗址发掘清理出360多座古墓葬,其中,发现了大批春秋时期、汉、北魏、唐、辽、金、元时期和清代的墓葬。清理出土的随葬品主要有铜器、陶器、玉器、铁器和石器等,共数千余件。出土了100多件春秋时期至汉代的铜带钩以及一批汉、唐铜镜,多数品相较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至今保存着古城址,城廊清晰、城垣雄伟;是北魏盛乐鲜卑文化的主要地上遗存。以盛乐古城遗址和北魏鲜卑文化演绎为主导,建成历史文化演变公园。

据史料记载,盛乐古城所处地区在商周至春秋时期为猃狁、北狄居住的“襄”地,战国时期属赵国的云中郡,汉为定襄郡成乐县,北魏时为盛乐都,唐代在此设立单于大都护府,辽代为丰州振武县,元代为振武城。古城历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辽金元等几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城镇间置的历史长达2000余年,这在内蒙古地区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来说也是十分罕见的。而考古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以及辽金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文化关系衔接紧密,中间没有缺环,又与史料的记载相吻合。

盛乐古城遗址,是内蒙古地区出土文物较为丰富、延用历史时间最长的古代城址,也是研究国古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我区极为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燕太子丹葬于盛乐古城

荆轲刺秦没有成功,却惹得秦王大怒,亲自率领增兵随王剪攻克燕国都城蓟。燕国国君和太子丹率精兵向东图保辽东,秦将李信率兵急追。此事在《史记·李广列传》有记载:“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此时,代王赵嘉送信给燕王,要他杀太子丹献给秦王。太子丹这时躲藏在洐水一带,燕王没有办法,即派使节杀了太子丹。即便如此,秦王嬴政仍然再次发兵,大举进攻辽东,俘获了燕王姬喜。

燕丹的墓为何在塞外呢?在和林格尔县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刘妙老先生曾在其《盛乐春秋》一书中写道:“秦王大军在后追赶,燕太子丹不能向大军追赶的方向躲藏,只能反向逃向他熟悉的赵国代郡。那里相比较荒远,又接近匈奴地界。燕太子丹墓地,可能就是他被杀死的地方。古代封建王朝,王子犯法,视为平民,平民实行就地埋葬。燕太子丹成为平民,所以葬于杀死他的地方,此地便是现今的榆林城。

康熙剿灭噶尔丹途经盛乐古城 

清廷命苏尼特与四子部落出兵2000,驻于边讯要地;命归化城(时下内蒙古呼和浩特)1000待调遣。九月噶尔丹分兵三路,沿途劫掠、拟集中进攻苏尼特边哨爱必汗喀喇鄂博之地。康熙帝调京城八旗兵两百名、火器营兵一千名、大同与宣府两镇绿旗营兵各干名,以镇国公苏努统领和预备侯旨;命随同围猎之八旗兵200名、由都统诺敏和彭春等率往安亲王岳乐军前。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车臣汗乌默客等相继来归,清廷给予安置。

二十七年六月,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夜遁、后率部至苏尼特部地方。康熙帝命内蒙古翁牛特和巴林、克西克腾、四子部落等共派兵2500名、暂驻苏尼特一带防守;并允许喀尔喀蒙古部众暂留苏尼特等部牧地。七月康熙帝派一等侍卫阿南达和喇嘛商南多尔济等携敕往噶尔丹,命其罢兵;命安亲王岳乐、简亲王雅布各率包衣兵500人赴苏尼特部汛界驻防;调阿坝哈纳班第戴青和车陵戴青派兵防护哲布尊丹巴,并往瀚海戍防。当月十四日,得知噶尔丹兵已至呼伦贝尔地方,康熙帝命盛京(时下沈阳)1000名,会合科尔沁部兵1万、于指定地区布防。八月,噶尔丹由呼伦贝尔撤走、清廷遂命科尔沁兵还部。初三日,土谢图汗与噶尔丹相遇于鄂罗会诺尔、鏖战3日、土谢图汗大败、越沙漠奔至哲布尊丹巴处。

清廷命苏尼特和四子部落出兵两千,驻于边讯要地;命归化城(时下内蒙古呼和浩特)兵一千待调遣。九月噶尔丹分兵3路、沿途劫掠、拟集中进攻苏尼特边哨爱必汗喀喇鄂博的地方。康熙调京城八旗兵两百名、火器营兵1000名、大同和宣府两镇绿旗营兵各干名,以镇国公苏努统领、预备侯旨;命随同围猎之八旗兵两百名、由都统诺敏和彭春等率往安亲王岳乐军前。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车臣汗乌默客等相继来归,清廷给予安置。

 五月,康熙帝亲至多伦诺尔(时下内蒙古锡林格勒盟多伦),召集喀尔喀蒙古左右翼和内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贵族盟会,使喀尔喀蒙古完全降附于清,成为守御北疆坚强力量。三十四年八月康熙帝密谕科尔沁土谢图亲王沙津遣人详约噶尔丹。十一月噶尔丹率兵6000人,果然沿克鲁伦河而下,到河源处屯聚,于巴彦乌兰(时下蒙古温都尔汗西)肆掠牲畜。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帝再次亲征,以三路清军约期夹攻。

五月清西路军在大将军费扬古率领下,于昭莫多(时下蒙古乌兰巴托以南的宗莫德)大败噶尔丹,歼灭其主力(参见昭莫多之战)、噶尔丹仅率数十骑遁。六月噶尔丹部将丹济拉偷袭翁吉(时下蒙古阿尔拜赫雷东南),企图劫夺军粮、被清军大败,噶尔丹再无力组织进攻。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帝亲至宁夏指挥,命马思喀与费扬古分别率领两路清军,征讨噶尔丹。

噶尔丹穷途末路,饮药自尽。丹济拉向清军投降。

 

战国墓葬群

20142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新发现56座战国时期墓葬,墓主人骨架大都保存较好。战国墓葬大部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带有壁龛或头龛,里面放置有随葬的陶器。部分墓葬发现有葬具,葬具有单棺与棺椁两种,少部分墓葬发现有动物殉牲。[2] 出土的随葬品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陶器以罐、钵、壶等为组合,其中钵扣罐为该墓葬的常见葬俗。[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