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思潮争鸣 > 内容
《他山攻玉》自序(节选)
来源:本站 作者:伏来旺 日期:2019/3/30 浏览量:38676次
字体:     

自组建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以来,经过几年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一项成果是编撰了《敕勒川文化丛书》十三卷,近400万字,对敕勒川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历史沿革、风俗民情、方言俗语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我在完成十二卷丛书统稿任务之后,又撰写了《漫话敕勒川》,增补为第十三卷,以散文体夹叙夹议的形式,进一步叙说了敕勒川名称由来、自然风光、世居民族、多元文化、蒙古崇佛之路、近代革命风云,以及这个地区从游牧、农耕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和文化脉络。丛书出版之后,按照“对内纵向延伸,对外横向拓宽”的研究思路,先集中精力“向下延伸”,重点研究了敕勒川核心区土默特的历史文化。《敕勒川文化》期刊连续三期刊载了土默特地区历史文化比较深厚的美岱召镇、河口镇及红色革命之村塔布赛村的专刊。基本做到了点面结合、宏观与微观并重,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地区的文化风貌。在此基础上,我又编撰了个人专著《土默特史话》,现已出版。

   在研究撰书过程中,我进一步认识到,大凡地域文化,一般都具有三性:一是独特性,二是差异性,三是关联性。独特性即唯一性,我有你没有。差异性即差别,与众不同。关联性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有一定联系。敕勒川地区,地处祖国北疆,阴山山脉前后,历史上有多个游牧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历史,构成了这个地区独特的文化特色,与中原地区及长江以南的文化风格有较大差别。而历史上农耕与游牧民族在矛盾冲突与和睦相容交替出现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相互渗透,南北地区又有密切联系。今天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及巴彦淖尔、乌兰察布的部分地区,汉族人口比例占90%以上,大多是在移民大潮中,陆续从山西、陕西、河北、宁夏等周边地区迁徙而来,与当地蒙古民族世代相处,成为谁也离不开谁的朋友、弟兄。曾听生活在这里的农民说:内蒙古与山西、陕西的关系是“伙种瓜,有牵拉,瓜蔓窜到邻里家”,这种牵拉关系是割舍不断的。研究地域文化,不仅要研究独特性、差异性,还要研究关联性,才能丰富地域文化的内涵。为此,按照“横向拓宽”思路,开启了探索周边、友邻、先进地区历史文化的旅程。

    按照由近及远的思路,我携研究会几位同仁,分几次到山西的晋北、晋中、晋南地区,陕西的汉中、关中、陕北地区,宁夏的北部地区,河北的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邯郸等地考察。确定的路径是,不进省会,不住地级市,吃住在县府,重点到历史故事的发生地,寻根问祖、追踪溯源。考察的方法沿用我在工作期间形成的,“边调边研,边走边写,有感速记,绝不拖延”的方法。一路上,边看、边听、边问,边记、边写,途中随笔勾勒景观印象,回来后趁热打铁,草拟初稿。经过对比分析,初步缕清了周边地区文化与敕勒川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外出考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一是“水惟善下终成海,求贤若渴始见奇”。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规律。要达到高的境界,需有“水往低处流”的精神。水向下流,终成江海,人向水学,就要做到志趣向上,脚步向下,走到实践和群众之中,谦虚地学习别人的长处。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姿态,克服“夜郎自大”,集众家之长,不断充实、完善自我。

 二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天才出于勤奋,知识的增加、经验的积累、视野的开阔都需要勤奋。外出考察要认真地考,仔细地察,从听、看、问、查、搜集资料、归纳分析,到形成报告的各个环节都要勤快、认真去做。

 三是“不畏浮云遮眼望,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站得高,才不怕浮云遮住瞭望的眼。考察取经要站在时代的最高点,既要看到眼前,更要看到未来,高瞻远瞩才有超前性,学到的东西才有实用性。

 四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外地的经验有的在网上,有的在纸上,有的在口头上,只停留在看和听,得到的东西难免肤浅,只有从内心深处感悟出的道理才是珍贵的。考察要亲历亲为,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下马观花;不是花拳秀腿、蜻蜓点水,而是深入了解、深钻细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判断,将切身体会写出来,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那些不求甚解、面面俱到、空洞无物或抄袭官话、套话的考察报告是毫无用处的。

 五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沙里澄金需要千淘万漉,考察需要在广采博集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我们想要的内容。这个过程要坚持:不随人俯仰,不任人方圆,不被世俗左右,不为流行引诱,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小到大,由现象到本质,全面分析,把握规律,这样的考察成果才能立得住、推得开,广为所用。

 六是“考察要行万里路,边行边考边读书”。古人了解社会有两种渠道:一是读万卷书,二是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方可使读万卷书的知识得到验证。祖国壮丽,江山多娇,很多历史知识镶嵌在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之中。考察中,见景只观不研,扬长而过,是典型的游山玩水。应一边看,一边听,一边记,一边琢磨,与书本中的记载进行对照,方可从中得到教益和启示。要善于在游中找到可学的东西,找到热点、亮点、兴奋点。“学然后知不足”,发现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要避免“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从四省区考察归来,我写了十多万字的考察随笔,随行的同志建议我出一本专著,并拓展一下范围,不局限于周边地区。于是我把自己退休前后到祖国各地和部分国家考察笔记中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内容经过整理,加入本书之中。这样全书涉及山西、陕西、河北、宁夏、江苏、辽宁、贵州、广西、江西、福建、海南等省区,俄罗斯、蒙古、东南亚三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共16篇,每一篇加了一个题目,包括:

《人说山西好风光》

《陕西青史名华夏》

《燕赵文化积淀厚》

《宁夏连通丝绸路》

《烟花三月看扬州》

《考察关东后金都》

《重山赤水贵州行》

《壮乡山水甲天下》

《江西风采耀中华》

《丹山碧水武夷情》

《南海崖州度新春》

《浩瀚陆原蒙古国》

《北疆邻邦俄罗斯》

《文化考察下南洋》

《悠然洒脱大洋洲》

《立足国情看美国》

书稿成形后,以什么为题目呢?考虑良久,确定用《他山攻玉》作为书名。他山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原文分为两段: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首诗的本意重在写景,描写沼泽中仙鹤之鸣的声音,清脆悦耳,传到四野。渊潭中的游鱼潜游,有时浮到岸边陆地。园中檀树高大、浓荫遮身,下面落叶遮地,身临其境,好不快乐。远望别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作磨砺之石。第二段重复说,沼泽中仙鹤之声,传到天边。渚滩游鱼,有时潜入潭渊。快乐的园中,大树枝繁茂,小树叶嫩翠。远方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诗的最后一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进入成语之后,有了新的内涵。可理解为:别处山头的玉石,可以为我所用;别处的经验我们可学习借鉴;别地的贤才,可为本土效力。“他山之石可攻玉”内涵一个“借”字,即学习借鉴别人的东西,为我所用。改革开放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于安徽,对外开放的经验大量出自东南沿海。我们现在的许多好经验、好做法是几下江南,从长三角、珠三角、祖国各地学习取经借来的,也有许多是借鉴了国外的先进做法。不少同志开了“借鸡生蛋”“借船出海”的窍,使自己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因此,我们要学会“借”这一取经的重要方法。以“他山攻玉”作书名,符合我们外出考察的初衷,不仅学到了经验,充实了自我,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他山”与敕勒川历史文化关联的节点。

 人的认识有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对文化的感悟也是由浅入深的。中华国土之大,有960万平方公里。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形成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黄河流域文化、长江流域文化、东南沿海文化、西北草原文化各有其风格特色,多元文化,相辅相成,和谐共生。一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一直存在有两种争议:一是“化西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完美无瑕,值得全人类敬仰和学习。西方文明濒临破产,中国文化是拯救西方世界的灵丹妙药,主张要用儒家文化拯救西方。二是“西化论”,认为西方文化开放进取,有利于社会发展,主张要学习西方,就应全面学习,甚至全盘照搬。两种观点、两种争议至今仍在继续。我国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它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费先生把文化自觉归结为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思是:每一个民族或国家既要懂得欣赏自己的文化,也要善于欣赏他人的文化,彼此相互欣赏与尊重,和谐共处,最终达到一致与融合。这一理论,对于科学对待中西文化和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写完《他山攻玉》,我对地域文化有了较深的感悟,对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理解更加深刻。没有多元就不会丰富多采,没有一体可能出现一盘散沙。坚持“一体多元”需克服两种偏见。一是,强调“一体”,忽视“多元”。历代中原王朝的封建帝王鄙视塞北、岭南文化,认为是“南蛮、北狄、西戎、东夷非我族类”,其文化登不了大雅之堂。新中国建立之后,才从根本上扭转了这种偏见。中国之大,人口之众,口味之不同,各有其喜好和审美的需要。各地、各民族都有各自喜欢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及地方小曲儿等民俗文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艺园中的绚丽多彩的奇葩。文化的繁荣在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有鼓励多元,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另一种偏见是过分强调“多元”,忽视“一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是国富民强的前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有利于团结统一。众多的文化需要有个核心和主旋律,突出地方特色,不能与全国统一相悖,提倡各民族文化,不能与中华文化抵触。全国各地各民族都应增强一个意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中国人民之家,中华民族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各自的文化都应自觉置于中华大文化之中,不能游离在外,更不能对中华民族文化有所伤害。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要争艳,但不可游离。

 对于中外文化之争,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文化的价值是相对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我们既要欣赏东方文明之美及其伟大贡献,也要欣赏西方文明之美及其历史价值;既要继承东方的智慧,也要吸收西方的智慧。全盘肯定传统,不愿吸收和借鉴西方文明的精华,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必将落后于世界。文化保守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复兴和发展。中西两种文化各有个性,也有一定的共性,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也有一定的相融与契合。如果双方都能树立中西文化互补和共生共荣意识,则有利于世界的和谐与全人类的进步。

 撰书《他山攻玉》的过程,从行万里路外出考察,到读万卷书“闭门造车”,是一次与古人对话、寻古典问经、向先进学习、拜楷模为师的过程。虽然辛苦一点,付出一点,但天天有收获,感到十分充实。当文章画了句号时,更感到欣慰。作罢《他山攻玉》,回过头来再看之前的《漫话敕勒川》和《土默特史话》,就感到有很多欠缺和不足。拙作即将付梓,仍有不少担心,因考察走马观花,看的可能不全;自己学识有限,写的可能浅显,生怕哪一处出了差错,贻笑大方。请读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