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随笔杂谈 > 内容
狮子沟的故事
来源:本站 作者:乔福俊 日期:2023/5/2 浏览量:141次
字体:     



从卓资山一路向西,到梨花镇后, 沿小平顶山北麓110国道继续西行约5公 里,从一个叫西盛的自然村往南走便 是狮子沟。关于狮子沟的故事很多,笔者 根据狮子沟的老人口述整理了狮子沟的狮 子、狮子沟的大庙和狮子沟的大学校三个 故事,这三个故事既有它们的独立性,又 有它们的关联性,如今在狮子沟大庙旧址 盖起的大学校已经荒芜,大庙的建材在坍 塌校舍的屋脊依稀可见,那只成精的 石狮子依然威风凛凛地守护着狮子沟一方 的平安。 狮子沟的狮子 关于狮子沟的由来,还得从狮子成 精的传说说起。狮子沟北靠平顶山,南照 大南山,每年到了雨水丰盈的季节,各山 梁的涓涓细流从沟沟岔岔汇聚在狮子沟, 然后流入大黑河。山与水浑然天成,这里 就形成了依山傍水、水草肥美的天然景 致。狮子塔位于狮子沟的中心,当时中间 没有壕沟的时候,占地约有三四十亩,相 对来说,算得上是一块小平原了。在这块 地势相对平展的风水宝地上有一座古庙, 古庙前有一对石狮子浑身流光圆滑,雄踞庙门。因它们受了人间香火,日渐有灵, 幻化成精。 相传有一天,一位牧羊人到狮子塔 那里牧羊,忽然看见这对石狮子站了起 来,摇头摆尾,直奔羊群,受惊的羊儿四 散逃生。牧羊人奋力追赶,操起羊鞭抽中 了狮身,又乘势操起羊铲,一铲铲掉了雄 狮的头颅,母狮见状,吓得一路朝东再没 有返回。后来,那只死狮又现回了原形, 只是身首异处,脖颈处留有明显的羊铲凹 印,身上的鞭痕清晰可见。 这个并不美丽的传说一直在狮子沟 以及周边地区流传着,有的人甚至还编 撰了续集,说那只母狮一路向东跑到卓资 山后房子的狮子沟了,因为那里也有一只 与这只一模一样的石狮子。也有人以此推 测,因为那庙宇失去了石狮子的保护,在 一次倾盆大雨中坍塌。那只被铲掉的狮子 头,被洪水冲跑,顺流而下,过西盛村, 入大黑河的时候,被那里的人们打捞起 来,因此那个地方就叫成了小狮子沟。 笔者在1976—1979年狮子沟学校念 小学的时候,隐隐约约记得曾经就是用这 尊无头石狮子压着篮球架。几十年过后, 笔者再回老家从狮子塔经过的时候,发现那尊石狮子雄踞在狮子塔上。后来才听说 是狮子沟三队的一名能工巧匠,用平顶山 的石头为这只石狮子配了一颗头,用水泥 镶嵌在身子上,重新立在狮子塔上的。从 此后,在每年回老家路过狮子塔的时候, 我总会朝那尊石狮子望几眼,仿佛能够感 觉到它向我述说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狮子成精的故事毕竟是传说的神话 故事,我们终究需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考 究。据细心人士观察,这尊无头石狮子的 材质是平顶山上的玄武岩,制造狮子的石 材由于在脖颈处有裂缝,经过多少年的风 化后出现了一头高、一头低的断裂凹槽, 形状酷似槽型羊铲,石材中间的夹砂正好 在光溜溜的狮身上形成一道鞭痕。

2004年一个秋天的晚上,石狮子不 幸被盗,当时盗贼已把石狮子装到车上, 附近居民发现后立即报告了村委会,村 委会派人骑摩托车把盗贼追堵至学校门 口。盗贼见势不妙,把石狮子推下车,企 图开车逃跑,此时邻近的村民及时赶到, 盗贼见势不妙,弃车而逃。后来村民越聚 越多,担心石狮子被再次盗走,一致商议 把石狮子存放到学校院内。这次盗贼的光 顾,虽然没有得手,但石狮子被推下车的 那一刻,那颗后配的头被摔成了三瓣。有 人因此感叹道:狮子沟没把狮子丢了, 也算一种幸运吧!狮子沟的大庙 关于狮子沟大庙的来历和修建年 代,只因没有查阅到相关文献而没有形成 一个较为权威的说法,但可以肯定一点的 是:这个大庙是关帝庙,供奉的神像是民 间敬仰的关公关老爷,因此狮子沟的人都 叫这座大庙叫老爷庙。 据老人们回忆,大庙分东、中、西 三大间。正殿上座是关老爷,下座西边 立像是周仓,右手拿着关老爷的青龙偃月 刀;东边是手拿宝剑的关平。正殿东西墙 彩绘着《三国演义》故事,如过五关、斩 六将等。东、西两殿供奉的是龙王爷和土 地爷,掌管一方土地的平安和风调雨顺的 年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每年农历的五 月十三在大庙前有各种活动,肩挑手推的 货郎和当地父老乡亲云集于此,进行各种 贸易和在大庙敬香活动,很是热闹,这项 民俗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 大庙未拆之前,看庙的是白家湾一 狮子沟的狮子(图片由作者提供) 个非常尽责的叫小李四的矮个子人,那时每年除夕接完神后,家家户户都要去大 庙烧香敬纸,祈愿一年国泰民安、五谷丰 登。大殿外檐横梁下吊着一口大钟,等人 们烧香敬纸完毕,年轻人就拿着大木槌猛 敲大钟,钟声如磬,响彻狮子沟和平顶山 每一个沟沟岔岔,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查阅历史资料便知,关帝庙的关帝 是从《三国演义》中走出来的关羽,他 是一位忠义志士,后来被反复演绎并逐步 将他推向了神明的位置。最早记载的关帝 庙,是湖北当阳玉泉山麓中的关陵。后到 宋元时期,随着皇帝加封给关公的名号越 来越长,关帝庙的兴建就如火如荼,大大 小小的关帝庙就遍布了全国。 据村内有有识之士推测,狮子沟修 建的关帝庙应该是在1931年,它的前身就 位于狮子塔。民国十九年(1930年)遭遇 的大雨把狮子塔上原有土木结构的庙宇淋 坏,又受到山洪的威胁,当地村民或富户 又重新选址修建的。按照老年人的传说, 在狮子塔发现过房屋的石头基础,应该 是准确的。至于狮子塔上的庙宇是建于何 年,何人所建,老一辈也没有口口相传, 更无文字资料可查。也有有识之士分析, 石狮子应该在大庙之前就存在的,如果在 后,那么狮子沟有可能就不叫狮子沟了, 那就可能叫成大庙沟或大庙村了。 笔者走访了狮子沟的老人,形成的 共识是:狮子沟大多数的住户是从山西 和内蒙古的清水河过来的,年代大约在走西口以后。咸丰整五年,山西省 遭年限,有钱的粮满仓,受苦的人真可 怜……”从《走西口》唱词中可以知晓, 因为山西遭了年景,老百姓为了活命,只 能背井离乡来北方开垦荒地,最早以雁 行客的耕作方式耕种,每年三月三来, 九月九回去,后来逐渐定居下来。这个移 民的规模,在历史上也是比较大的,因此 在各地的史料中都有记载。 据老一辈人推测雁行客定居狮 子沟的年份应该在1900—1920年间。最 早来狮子沟定居的应该是赵仁义(赵长命 的爷爷),杨发在现在的西盛村盖的房应 该是最早的建筑,但当时也没有这个村 名,只有前壕子后壕子这样的 称谓。后来从山西迁移的户数逐渐多了起 来,至今依然在狮子沟东坡、石家阳坡后 坡、大井队东圪旦坡、九亩阳湾南圪旦 坡、马窑沟、白家湾等地有最早依照地势 修建和居住过的土打窑,这些窑洞都有一 个共同点就是,窗口向阳,冬暖夏凉。 以此考证推测,狮子塔上的庙宇应 该在1920年前后有人定居后修建的。庙宇 应该是土木结构,木材应该是南山上的桦 木。这样的建筑在当时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建筑,因为当地人们都还住在土窑洞里。 

2003年,狮子沟在修路的时候,人 们在狮子塔上发现了东西走向的石头基 础。有心人还用铁锹顺着基础方向铲了一 段,发现基础并不宽,在狮子塔上石狮子 位置的西北方,但在基础附近的泥土里, 并没有发现断砖残瓦。我们从石头基础可以看出,原来庙宇的规模并不大,最多也 是土木结构,这也更能印证了当地人推测 的可信性。 狮子沟的大学校 钻过西盛村高速铁路桥,沿着不是 很宽的乡村小油路到了一处相对平整的 地方,这里曾经有一所完全小学,过去全 狮子沟九个自然村的学生除了有几个村的 一二年级学生在本村就读外,其余的都在 这里读小学,这个学校我们当时都叫大 学校。 据一些长辈们回忆,1948年村里的 富户和大户人家集资,在大庙下院的东 侧房,成立了一所私学堂,学生坐在炕桌 使用毛笔写字,课本是《三字经》《百家 姓》《千字文》,私塾先生是宁天保老 师,虽然当时的薪酬按米金折算,但老先 生依然还是诲人不倦,在狮子沟的读书人 中,有口皆碑。新中国成立后,改编为公 立学校,当时办学条件特别简陋,大庙下 院又盖了一间西教室,在潮湿的教室里用 泥台做课桌,泥墩支撑的木板作为板凳。 即使如此,穷人家的孩子能够背着书包上 学是开天辟地的,几千年封建社会没有做 到的事情新中国做到了,因此人们都珍惜 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孩子们刻苦学习,老 师们认真教学,培养出不少人才。 从狮子沟大学校先后考出去的人很 多,他们兢兢业业地奋斗在各自的工作 岗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着聪明才 智,有些还成为行业内屈指可数的人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念书考学 和个人创业后逐渐走出狮子沟的人很多, 他们都是我们狮子沟父老乡亲的骄傲!特 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狮子沟还涌现过郝福 忠、李银魁、陈二才等烈士,家属都曾经 享受过优抚待遇。 1952年大庙内的泥塑被拆除,次年 变成了教室。大学校沿用初小四年旧学制 时间较长,后又改为五年制。这所学校在 1970—1980年间,学生达到200多名,教 师10多名,是学校存续期间师生最多的时 候。当时由于教室的拥挤,重新修建学校 已成必然。大庙的三间房都是双檩双替, 又全是上好的木料。学校就地取材,于 1978年拆了大庙,并利用大庙的建筑材料 当年就盖起了两栋教室,但后来因排水不 畅导致后墙坍塌,现在从倒掉的教室后墙 可清晰看到,当年大庙里的那些雕梁画栋 的梁柱立在屋脊处。 1990年以后,随着人口的减少学生 也逐渐减少,到2006年左右,几个行政村 的小学都整合到了三道营小学,至此后大 学校就成了现在的空壳学校。这所学校虽 已荒废,但在党的好政策的带领下,新建 的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宽敞明亮的学 习环境。在那里,孩子们接受着国家义务 教育的精心培育,将来也会成为各行各业 的有用人才,成为时代的精英与楷模。 (作者系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会 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