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专题 > 内容
赵永亮:乐善好施 倾情扶困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高平 日期:2010/12/31 浏览量:7612次
字体:     
   
    在内蒙古,赵永亮是出了名的企业家、慈善家。这位53岁的农家子弟看上去温文尔雅,但内心却有着火一样燃烧的激情。

发展沙产业受钱学森好评

  赵永亮出生的小山村位于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边缘,一年四季风沙不断。因此他萌生了一个强烈愿望——一定要改变乡亲们的生存环境

,这个愿望一直左右、支撑着他的实践,历久弥坚,永不言弃。

  赵永亮1991年开始创办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目前发展到拥有48个成员企业,11000余名员工,总资产100亿元的民营企业。集团已安排2000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累计为国家上缴税费10亿元,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资2.5亿元。

  企业发展了,赵永亮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产业报国之路也开始了。从1998年开始,他积极践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创建的知识密集型林、草、沙产业理论,根据当地特殊的气候特征,遵循自然规律,投资3亿元建设了库布其沙漠周边地区300万亩的沙柳种植基地,利用沙柳造纸,带动当地农牧民积极种植沙柳,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产业化项目共带动鄂尔多斯市3个旗20多个乡镇近12万农牧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

  钱学森院士写信给赵永亮,评价说:“我认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我国西北21世纪的大农业,而且实现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生态移民村成为示范村

  2005年,赵永亮在家乡以企业扶贫的创新方式开发建设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将鄂尔多斯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牧民整村迁移或分散迁移到新村(风水梁),实施“无土移民,产业扶贫”。

  2006年整体迁移召沟、纳林两个村,2007年周边农牧民共迁来200多户。东达集团采取“企业筑巢,政策吸引,自愿入住,产业拉动,服务保障”的原则,加强新村建设。三年无偿为每户入住移民提供价值16万元的住房、兔舍和种植大棚、沼气池等设施,移民只需投资1.5万—3万元购买种兔和兔笼,就可以发展种植、养殖业。公司为养殖户提供系列化综合服务,实行保设施、保种兔、保饲料、保防疫、保销售的“五保”措施,把保险让给养殖户,风险留给企业。

  新村现已入住移民1500多户,其中近1000户从事獭兔专业养殖,户均年收入可达4万—6万元。利用兔粪生产沼气,沼液浇地,沼渣肥田,生产有机绿色蔬菜,基本实现良性种养业的循环模式。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现在从事物流、服务业的经营户,经济收入达到了当地同行业的中等水平。

  目前,新村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10亿多元,中心卫生院已开始接诊;学校、幼儿园已招生办学;冷库、屠宰厂、饲料厂等均已投入正常运营。

  赵永亮说,计划用5—8年时间,建成拥有8万人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使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真正成为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拉动的新型现代化集镇。

公益事业没有句号

  赵永亮有一句名言,“生态建设不以绿色画句号”。他建设的东达生态移民村,通过产业拉动扶贫的方式,成为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又一面独特的旗帜。也正因如此,赵永亮本人获得“全国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

  赵永亮还有一句名言,“公益事业没有句号”。2006年,在赵永亮倡导下,成立了“内蒙古东达蒙古王救助农村牧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促进会”。目前已有10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得到治疗康复,并带动了区内外一大批企业家参与其中,今年6月,促进会与赤峰市医学院附属医院合作成立了赤峰分会,为东部区域贫困儿童带去福音。

  1993年,赵永亮把挣到的第一笔3万元钱悉数捐给家乡。从此开始,他投资兴建了亮明第一、第二希望小学、1998年大水、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每次重大的灾难面前,他都第一时间慷慨捐助,济民于水火,扶困于危难,彰显出赤子之心的火热、人间大爱之无疆。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