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领导成员 > 内容
陈育宁与鄂尔多斯的不解之缘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滢 日期:2011/1/10 浏览量:7954次
字体:     

 

      “人的一生,大约就是在这样的搏击中前进,我们的事业也是在这种不断克服困难和解决矛盾中前进。我想这就是人生的追求,这样的人生是充实的。”      ——陈育宁 

     
   
无可非议,陈育宁是一位学者型领导。陈育宁说,他最喜欢别人叫他“陈老师”,他说这让他觉得亲切。在宁夏大学学生们的眼中,已经不再把陈育宁看作校长,而是把他视为一个可以倾吐心扉的知心朋友。


  陈育宁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此后10多年,他一直扎根于西部基层。在风沙扑面的鄂尔多斯,在广阔的内蒙古草原,都留下了他奋斗的足迹和不倦的思索。 


  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育宁被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从此由一个策马奔波的基层干部转变为潜心书斋的学者。1987年,陈育宁被调回到他的出生地——宁夏,既做过研究员、教授,也当过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办公厅主任、银川市的市委书记、宁夏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鄂尔多斯——永远的牵挂 

  陈育宁在北方民族历史和文化、蒙古史、西夏史、回族历史与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学术建树,在国内学术界深受肯定和赞誉,“鄂尔多斯学”更是倾注了他的心血,他在“鄂尔多斯学”酝酿、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陈育宁与鄂尔多斯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这要从他一段不凡的经历说起。1968年夏天的北大燕园对陈育宁来说是美丽的,同时也是无情的,因为他即将毕业,离开他学习和生活了6年的母校,奔赴内蒙古“接受再教育”。


  陈育宁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家庭,家境贫寒,是祖祖辈辈当中的第一个大学生。1962年,他以宁夏的高考文科“状元”头衔只身进京,跨进庄严的高等学府。他至今记得,当年离家时,身上穿的是父亲脱下来的一件超长、半旧的中山装,里面则是母亲的衬衣。 


  1968年,陈育宁来到内蒙古最贫穷的伊克昭盟,这里靠近荒漠,随时面临会被大风卷入黄河的危险,衣食简陋,生活清苦,其艰辛可想而知,在这里,陈育宁一干就是10年。 


  所幸的是,在这艰苦的岁月里,陈育宁有夫人一直陪伴。陈育宁的夫人汤晓芳与他是北大的同学,毕业后,汤晓芳被分配回老家上海。然而,汤晓芳却毅然舍弃都市的繁华,冒着扑面的风沙,来到荒凉的鄂尔多斯与陈育宁共命运。二人风雨同舟走过了几十年,夫妇有共同的事业,在他们的“小书斋”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相互修改文章,共同完成课题。“小书斋也是我和妻子酝酿讨论构思论文的地方,我们出版的几本著作和发表的论文,大都是在这个小书斋里写出来的。” 


  这10年间,出于学习历史专业的偏爱,陈育宁对“鄂尔多斯”这个好听又上口的名字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草原给了陈育宁开阔的胸襟和视野,也给了他研究学术的机遇。陈育宁说,他的鄂尔多斯情结在少年时就开始萌芽了。 


  “我少年时看过电影《鄂尔多斯风暴》,看过《鄂尔多斯舞》,鄂尔多斯给我留下了深刻又神秘的印象,既然有机会置身其地,就一定要弄个明白。我到档案馆、文化馆查阅资料,向当地的蒙古族同胞询问了解。”常年深入草原牧区考察调研,他受到鄂尔多斯淳朴民风的熏陶,此后不管走到哪里,职务怎样升迁,他都难忘与蒙古族牧民结下的深情厚谊。 


  许多年后,陈育宁问自己,“为什么鄂尔多斯有着如此强烈的吸引力?这里是一座金山吗?这是一处优美的田园吗?不是,荒凉和贫瘠曾是这片土地的特征。说到底就是一个‘情’字,构成了巨大的凝聚人心的力量,这种无形的力量把人们紧紧地连在一起,鼓励着人们为之奉献,为之牺牲,这种精神传至一代又一代,形成一种强大的传统。” 


  陈育宁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挥洒的岁月,言语间满是深情与怀念。“鄂尔多斯有最真诚的人情,和最能表达这种感情的形式,当撼动人心的鄂尔多斯敬酒歌唱起的时候,当朋友把斟满美酒的银碗和哈达高高举起的时候,你会觉得,杂念和虚伪会得到净化,豪迈和真情会充满心中。我至今还收藏着许多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的磁带,隔一段时间总要在那让人心荡不已的歌声中陶醉一番”。陈育宁笑着说,就连地地道道的老上海汤晓芳,现在都和他一样保留着当年喝奶茶、吃炒米、吃手扒肉的习惯。 

   风雨几十载,陈育宁无论走到哪里,他的生活,已经与鄂尔多斯不能分离,他的散文集《永远的牵挂》,就是这份情感的深情表达。  

    
    “一介书生”的三次角色转变 

   1995年6月5日的《光明日报》登载一则消息,标题是“民族史专家当上市委书记”。消息说:“宁夏各界近日以浓厚的兴趣传递、议论着一条新闻:著名民族史学专家陈育宁研究员出任银川市委书记。”在介绍了陈育宁的学术经历后又说,“两年前,他从社科院院长的岗位上调任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这次职务的变动,使他再次成为新闻人物。”是的,这的确是一次角色大转换。 


  有句话叫“风筝情结”,比喻离乡在外多年的人,就好像风筝,不管它飞得多么高,多么远,但总有一根线牵动着它,最终又把它收回来。1987年,陈育宁回到了童年生活的地方宁夏,乡情和亲情都激励着他,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上成就一番事业。当时陈育宁的父亲看到儿子回来非常高兴,写得一手漂亮书法的老父亲抄录了唐朝诗人贺知章的一首诗送给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他在宁夏曾先后担任过许多重要的行政职务。从学术单位的领导人到主管一方的“父母官”,陈育宁干一行、爱一行,也钻一行。他在宁夏社会科学院担任过院长,在宁夏大学担任过党委书记兼校长,在这两个宁夏的最高研究机构和最高学府,他都干得有声有色。


  在陈育宁“知天命”之年,他出任银川市委书记。一个地区的发展变化,总是和这个地区领导者的素质、能力、人品分不开。市委书记是一个政治角色,他必须通过在政治舞台上的表演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愿望。陈育宁在银川市6年,那是银川市经济和文化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6年。 


  这6年,是宁夏最好的发展时期,银川市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发展的成绩可以用一系列经济指标的增长和百分比等数据来说明,除了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外,更有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真切地感受到了银川的变化和发展。


  2001年,陈育宁迎来他个人角色的再次转变,这一次,他担任的是宁夏大学的校长兼党委书记。此后,宁夏大学由西部偏远地区的一所普通的综合院校一跃成为“211”院校,这其中,倾注了陈育宁无数的心血和智慧。2007年,陈育宁无可争议地当选“2007年中国十大教育英才”。这一荣誉,正是对他在宁夏高教战线上所取得辉煌业绩的最好褒奖。


  在评委会给陈育宁的颁奖词中写道:“他扎根西部,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倾注心血,他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教学与科研,加快发展与规范管理,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发展目标与发展过程的关系,他是有区域特色、有较高水平、较高质量的大学的、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民族史学家。” 


  陈育宁做什么像什么,当然和他的睿智有关,他是一名善于研究和学习的学者型领导。几十年来,陈育宁一直保持着“剪报”的习惯,“我订阅了很多报纸,平时我总是把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信息都剪下来,做成‘剪报’,供自己‘充电’,即使再忙也不放过学习的机会。”关注、支持“鄂尔多斯学”,是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投入精力较多的一件事。


  如今,他已先后从宁夏政协副主席和宁夏大学党委书记职位上卸任,当年的“小陈”和“小汤”转眼变成了老字辈。当记者问及:几十年来您所追求的是什么呢?他思索片刻回答:“简单概括就是:名声要好,水平要高。人的一生,大约就是在这样的搏击中前进,我们的事业也是在这种不断克服困难和解决矛盾中前进。我想这就是人生的追求,这样的人生是充实的。”


  陈育宁:情系“鄂尔多斯学” 

     光明日报    记者庄电一


  论会议规模,不算大;论新著样式,不算奇。但最近记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参加《我与鄂尔多斯学》首发座谈会时,还是“嗅”出了与众不同的味道:书作者陈育宁教授并不是内蒙古人,也不在鄂尔多斯工作,但与会专家学者包括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奇·朝鲁竟众口一词,对这个外乡人给予相当高的评价,称他“在鄂尔多斯学酝酿、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会后,鄂尔多斯市政府还向他颁发了聘书,聘请他为“鄂尔多斯市政府文化顾问”。据称,这是该政府第一次聘请“文化顾问”。


  陈育宁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与鄂尔多斯又结缘于何时?


  年逾花甲、自称“60后”的陈育宁,在学术界,曾担任过宁夏社科院院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是著名的北方民族史学专家;在教育界,曾任宁夏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曾到日、英、美等国访问、讲学并被英国南安普顿索伦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在政界,曾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银川市市委书记、自治区政协副主席。2007年,他先后从宁夏政协副主席和宁夏大学党委书记职位上卸任,但他“退而未休”,仍然担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还带着3个博士生。

    关注、支持鄂尔多斯学,是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投入精力较多的一件事。


  2002年3月12日,时任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前身)副盟长的奇·朝鲁写信给他。信中说:“鄂尔多斯一些老同志要创立一个‘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你在鄂尔多斯研究方面有很高的水平,对鄂尔多斯也有深厚的感情,我们有意聘请你为高级顾问。请你不吝赐教。” 

    这封来信,在陈育宁心中激起波澜。原来,他1967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就到鄂尔多斯地区工作,在鄂尔多斯西端最偏远的一所乡镇中学当教师。1987年,他从内蒙古社科院副院长的位置上调到宁夏,但他没有放弃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的研究,总是找机会奔向草原,考察、探究,努力回报那块神奇而多情的土地。他曾饱含深情地写下散文《永远的牵挂》,抒发这份割舍不断的情怀。

 


  

   收到奇·朝鲁来信,正是陈育宁兼职最多、工作最忙的时候,但仅仅10天后,他就把经过深思熟虑的《关于建立鄂尔多斯学的初步建议》寄出了。

    2002年9月16日,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陈育宁被聘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在此之后,他不仅多次参加研究会活动,而且尽力完成研究会交办的任务,整理出版了《鄂尔多斯史论集》、主编了《成吉思汗文化论集》。最近,他又参与《鄂尔多斯学概论》和《鄂尔多斯大辞典》的编写工作。难怪奇·朝鲁称他是鄂尔多斯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主要创立者之一、积极推动者之一、主动参与者之一。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