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趣闻佚事 > 内容
马场道72号张绍曾旧居:张绍遇刺家人慌不择医
来源:城市快报 作者:图谷雨  日期:2011/1/17 浏览量:5615次
字体:     

档案:马场道72号张绍曾旧居

年代:20世纪20年代初
面积:1463平方米


  特点:巴洛克风格的二层小楼,砖木结构,外观规整华丽,线条流畅。楼门口朝东,有两块水泥板小雨厦,两根贴墙的罗马柱,水波纹花饰支撑。室内宽敞明亮,过厅有拱券分割,显得肃穆庄重。铺有菲律宾木人字地板和双槽窗。


张绍曾旧居 马场道72号

遇刺后                                
夫人们忘记送他去医院
                          


    1928年3月21日晚,曾任北洋政府内阁总理兼陆军总长的张绍曾,被时任直隶办公署总参议赵景云请到南市天和玉饭庄吃饭。吃完饭,赵景云又邀请包括张绍曾在内的十余人到南市“彩凤班”饮茶。这时已是晚上8点多钟。刚喝了一会儿茶,有个仆役模样的人手持信件,说有函件面交张绍曾总理。张绍曾闻讯从屋里走出来,边问:“谁送的信?”边伸手去接,这时送信人忽然掏出手枪迎面射击。第一枪打到了张绍曾手掌,张绍曾急忙回身,此时第二枪和第三枪已经响起,第二枪打到了头,第三枪击中胸部。张绍曾当时血流如注,昏倒在地,他的大夫人、小夫人闻讯赶到现场,赶紧把人送回张府。第二天早晨,张绍曾在寓所二楼故去,年仅49岁。
  关于这段历史,我们熟知的就是这些。但王润之当年曾经从婆婆(张绍曾二夫人)那里听说,张绍曾从南市被带回家之后,全家上下惊慌失措,看到老爷全身是血,很多家人吓得惊声尖叫。当时,张绍曾两个成年的儿子都不在身边,三儿子年仅3岁,老父亲又已过花甲。张绍曾正值壮年,本是家中的顶梁柱,忽然发生变故,令家中一些女眷不知所措。“因为害怕、惊慌,家人一时间忘记了应该把这样一个重伤的人送进医院,而是直接放在了二楼张绍曾的卧室里,任他这样躺着。老人曾经回忆说,当时很多女眷吓得都不敢出屋,慌作一团,只想着等大少爷赶回来处理。可是病人根本等不到这个时候,在家里躺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死了。现在想想,如果当时稍微镇定一些,立即将他送进医院,说不定就能抢救回来呢。”王润之感慨不已。

 


赴宴前
他仿佛早有预感

   张绍曾被枪杀,源于与张作霖的多年积怨。原在辛亥革命时期,张绍曾的密友蓝天蔚在沈阳任第三混成协协统,为响应武昌起义,准备在沈阳起事,不料被张作霖逼走。因此,张绍曾的“滦州兵谏”失去支持。张绍曾与张作霖之间从此有了芥蒂。军阀孙传芳被北伐军打败,逃到北京,依附于张作霖。孙传芳认为,张绍曾在军阀混战中失信于他,故在张作霖面前诋毁张绍曾。
   张绍曾回津寓居,多年的宦海沉浮,使他对北洋政府失去了信心。他了解到冯玉祥与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士有联系,就与冯玉祥加强了来往,并与冯玉祥结为儿女亲家。这时张绍曾在家中自设电台与冯玉祥等频繁联系。张作霖对此十分不满,联系过去的矛盾,有了杀害张绍曾以绝后患之意。
   1928年3月,张作霖派亲信将领王琦到津秘密布置暗杀张绍曾。 

   “这场宴会,张绍曾一直犹豫不想去。老人说,那天他出门时,汽车刚开出车房,一个车轮就坏了。张绍曾心里觉得很不顺,就推说身体不适,准备辞掉宴会。但被人买通的手下张会卿百般劝说,这个张会卿与我们张家有一点亲戚关系,张绍曾就觉得面子上说不过去,不得已就换上新轮胎赴宴了。结果如他预料,果真发生了不测。”
他擅长针灸
悬针治病
   张绍曾寓居津门,喜欢练武、写字。除此之外,张克贤曾听家乡的老人说,张绍曾还有一手绝活:悬针针灸。“我听老人说,他寓居天津的时候,一度迷上了中医,并且认真钻研针灸技术。但是他的针灸与众不同,针并不扎到肉,而是悬在皮肤之上,利用气功等来帮人治病。”张克贤认为,张绍曾一生喜欢习武,如果说因此而习得气功,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张绍曾(1880-1928),河北大城县张思河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北洋督练公所教练处总办。1911年任新军第二十镇统制。武昌起义后,与吴禄贞等举兵反清。1911年11月7日吴禄贞被袁世凯暗杀后,调任长江宣抚大臣,未赴任,潜至上海。1913年被袁世凯任为绥远将军。1916年任北洋政府陆军训练总监。1922年任陆军次长,次年任国务总理,主张迎孙中山入京协商南北统一,为总统曹锟所忌,不久去职,退居天津。1928年遇刺身亡。
探访
张家后人再没进过老宅 

  张绍曾旧居的正式门牌号应该是河北路334号,因为当年的张宅正门开在河北路,坐西向东。但几十年来,这幢小洋楼几经易手,如今它成为一家知名的饭店,在马场道上也开了门。因主楼的大门面向马场道,站在马场道上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这幢小洋楼,所以我们将这所建筑划入马场道部分进行介绍。
   张绍曾在天津的后人,目前只有其三子一支。1928年张绍曾遇刺身亡,三子张继先才3岁,因此对张绍曾没有太多深刻的记忆。   

   关于张绍曾生活中的些许片段,主要都是从他母亲的口中零星听来的。多年前,张继先过世,张家的后人只剩下张继先夫人和他的几个子女。日前,记者在南开区的一幢居民楼里见到了张绍曾的三儿媳,88岁的王润之老人,以及张绍曾的孙子张克贤。
    张家母子过着极其普通的生活,王润之朴实热情,张克贤低调平和。张克贤告诉记者,老家里见过张绍曾的老人们说,他的四个兄弟姐妹中,两个姐姐更像父亲和爷爷,而他的印象里,二姐是个火暴脾气,仿佛更多地遗传了祖父身上的军人性格。
    1928年张绍曾遇刺之后,张绍曾的父亲主持分家,三子张继先随母亲分到了“西开”的一些房产,靠出租房子度日。1939年,天津发大水,张继先跟母亲搬到成都道的一处公寓,并在那里娶妻生子。王润之告诉记者,多年前,她和儿子曾经到河北路334号的老宅,希望进去参观一下。她告诉看门的工作人员,自己就是曾经住在这里的张绍曾的后人,祖先曾经在这里居住过。但最终,她们母子还是因为没有“预约登记”而被拒之门外,只能远远地站在马路上看一眼老房子。

声明本版稿件仅介绍建筑物所涉及人文内容,不作为房屋产权归属依据  )
 

 
  版权所有 ©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 蒙ICP备12001803号-1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元和集团院西2楼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245480 传真:0471-4961642 E-mail:clc4901612@163.com
您是第 5685028 位访客

蒙公网安备 15019002150207号